福建建筑杂志
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主管/主办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/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
国内刊号:CN:35-1120/TU
国际刊号:ISSN:1004-6135
期刊信息

中文名称:福建建筑杂志

刊物语言:中文

刊物规格:A4

主管单位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

主办单位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

创刊时间:1983

出版周期:月刊

国内刊号:35-1120/TU

国际刊号:1004-6135

邮发代号:

刊物定价:240.00元/年

出版地:福建

首页>福建建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福建建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主办单位: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
  • 国际刊号:1004-6135
  • 国内刊号:35-1120/TU
  • 出版周期:月刊
  • 期刊荣誉: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  • 期刊收录:维普收录(中)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(中) 上海图书馆馆藏
福建建筑杂志介绍

《福建建筑》(CN:35-1120/TU)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,自创刊以来,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,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。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。

《福建建筑》传播、交流、研讨土建科技成果、信息,繁荣学术,促进科技进步,为经济建设服务。主要栏目:城乡规划与建设、建筑设计与创作、工程结构、建筑结构、公路桥隧、工程统筹与管理、建筑经济与工程造价、施工技术、岩土与基础工程、给水排水、建筑电气、教与学。

本刊栏目设置
城市规划与建设、建筑理论与设计、景观规划与建设、建筑结构、建筑施工、岩土与基础工程、公路桥隧、给排水、暖通空调、建筑材料、信息化、建筑经济、消防
本刊数据库收录/荣誉
维普收录(中)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(中)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(CJFD)
福建建筑杂志投稿须知

1.中图分类号采用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(第4版)进行分类,一般标示1个分类号,多个主题的文章可标示2或3个分类号,主分类号排在第1位。

2.文末参考文献部分不要包含文中没有提及的文献,但凡是提及的文献必须全部列出。

3.若有基金资助或课题经费资助的论文,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或课题项目名称及编号。

4.论文请注明作者姓名、最高学历、职称、工作单位、通信地址、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,另附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。

5.所投稿件须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,无抄袭、署名排序无争议、文责自负,勿一稿多投。

期刊引用
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(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)
往期文章
  • 五店市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——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

   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推进,旧城改造的压力增加,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面临着极大的挑战。晋江目前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。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具有闽南文化、华侨文化等独特的价值与特色,而现状街区存在着片区功能与所处区位不符,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没有得到足够重视,传统建筑被忽视等问题。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的规划,遵循整体性、真实性、...

    作者:苏佳鹏; 夏森炜; 林萍; 吴巧玲 刊期: 2019年第02期

  • 传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的社会及经济效益——以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为例

    历史文化街区,融合了居住、生产、文化功能,承载着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,是活态的文化遗产。晋江五店市的传统街区保护与开发案例分析,论证了该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,不仅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,而且将进一步促进晋江地方文化遗产的传承,成为展现晋江传统文化的地方名片及海外侨胞、台胞的亲缘纽带。因此,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开发,既要...

    作者:陈雪琦; 夏森炜; 杨阳; 吴巧玲 刊期: 2019年第02期

  • “三生”融合视角下的苏南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探析

   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,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瓶颈时代,农业特色小镇应运而生。文章从“三生”融合的视角分析了苏南农业特色若干小镇基本概况,结合小镇案例,以规划方案为主、区域主导功能为判断准则,划分出各小镇的“三生空间”,从整体到局部对比分析了“三生空间”在各小镇的分布情况,探讨了“三生融合”发展于农业特色小镇的重要性,认为生产、生活...

    作者:蒋雪琴; 马建武 刊期: 2019年第02期

  • 编制传统村落规划的研究——以平潭白青乡白沙村村庄综合规划为例

    以中国传统村落平潭白青乡白沙村综合规划为例,试从白沙村规划核心问题即“保护与发展、复兴和繁荣”的两大任务,确定以“建筑、空间、环境、文化四位一体风貌协调的村落保护发展模式”等三个规划核心策略,和“整体保护发展,延续历史文脉”等六个方面的规划构思分别进行阐述,并做思考和总结,以期对传统村落规划编制工作做探讨和交流。

    作者:陈德武 刊期: 2019年第02期

  • 土地使用权分层出让的模式研究——以厦门轨道交通1号线杏锦路站南侧地块为例

    国内的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,但车站附属设施的规划与设置往往千篇一律,与周边建筑衔接与结建方面的考虑较少,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产生重大影响。为实现资本金的及时到位,避免轨道建设过程中多方利益主体的协调,厦门市建立了轨道交通建设与土地捆绑的综合开发机制,既缩短了建设工期、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益,又带动了轨道沿线的客流...

    作者:杨延坤 刊期: 2019年第02期